【Lynn写点週报】行动处理器争霸战:Intel最大危机不是

今年的 CES 2019在上週暂时告一段落,不难发现各家新产品重点不再是智慧型手机,暗示智慧型手机早已迈入成熟阶段,大厂的重心接着转移到其他更具成长潜力的新兴市场,像是自动驾驶、 5G通讯跟语音助理。
但不代表现有市场没有新意, PC市场的竞争其实更加火热:从 AMD重振旗鼓以来,Intel跟 AMD这两家处理器是营收成长的主要动力,行动处理器出货量较 2017年成长了 5%;桌上型处理器出货量反倒衰退了 5%,代表笔记型电脑仍是 PC市场的成长动能,桌上型电脑不但零成长还反倒衰退。
目前笔记型电脑大多使用 Intel的行动处理器,随着 AMD推出 Zen架构,有效改善过往令人诟病的效能及耗能表现,越来越多的笔电搭载 AMD的 CPU,主要是联想、宏碁跟 HP这几间品牌大厂,但 AMD 处理器的笔电大多只能透过网路购物,实体通路能见度远不如 Intel 系列,现阶段 AMD对 Intel还不构成重大威胁。
Intel跟 AMD在 x86处理器的战争打得正火热时,其实还潜藏着第三方势力──专为笔记型电脑设计的 ARM架构的行动处理器,这才是我认为未来会威胁到 Intel龙头地位的产品,未来很可能在中低价位的笔记型电脑市场重新划分各家市占。
ARM架构笔记型电脑曾推出过试验性产品,但使用者体验不佳ARM架构 CPU的笔记型电脑并不是创新,早在 2017年时电脑品牌厂就推出了 ASUS NovaGo及 Envy X2,两者均搭载了当时旗舰智慧型手机普遍採用的高通的 Snapdragon 835处理器,以「常时连网笔电」特色进行市场行销,标榜中低价位笔电也能有长时间续航、 4G上网、不再仰赖 Wi-Fi的特色。

这类型产品一度在市场引起不小的骚动, Intel当时也备感威胁── ARM架构的笔电可直接使用 4G连线,而且价位不高、 ARM处理器耗能也较 x86架构的笔电低许多,能带来更长的续航力。乍听之下非常适合长时间文书使用,但最后因为使用者体验不佳,销售成绩并不好,雷声大雨点小,没有在笔记型电脑市场造成多大的影响。
「使用者体验不好」是什幺意思? Snapdragon系列处理器是以 ARM架构为基础,如果要运行 x86架构的 Windows系统,中间需要透过一层 ARM转 x86的模拟器才能执行,会使得处理器效能大打折扣,而且模拟器许多缺乏相容指令集,低相容性使得最基本的网页浏览,频繁出现无法显示或是不时关闭重启的问题。
由于模拟器是模拟 Win32的环境, ARM笔电只能运行 32位元的应用程式,能执行应用程式的数量有限。在网页及应用程式上表现皆不佳的情况下, ARM架构笔电连轻量的文书使用都无法满足,综合使用体验实在太差。同等价格下不如买 x86架构的笔电,至少能确保运行稳定──后来 ARM架构的笔电也没有再推出第二代。

谈了这幺多第一代产品的缺点,为什幺我还是认为 ARM产品相当有潜力? 虽然新闻的曝光度都很低,没有太多人知道,但是在 2018年,不论是 ARM、高通、微软、 Google及火狐都针对 ARM架构笔记型电脑产品进行软体及硬体上的改进,除了推出 ARM笔电专用的处理器之外,针对软体相容性也逐步在改善。
如果成功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 ARM架构笔电将对 Intel与 AMD两家造成不小的威胁,首先我们先来看看 ARM架构笔电在未来可能成功的原因:
高通推出了专为笔记型电脑所设计的 ARM架构处理器: Snapdragon 8cx2018年12月6日,高通在第 3届 Snapdragon 技术高峰会除了手机用的 Snapdragon 855之外,还压轴宣布了「Windows on Snapdragon」计画中的 7nm处理器 : CPU由 8个 Kryo™ 495核心组成, GPU则是 Adreno™ 680 GPU,而且可以支援到八通道的 LPDDR4记忆体,时脉可以达 2133MHz,更提供 NVMe SSD及 UFS 3.0的储存空间接口──完全是为笔记型电脑所设计的规格与效能。
上述硬体规格太过複杂,简单说就是,这款晶片的效能可以保证:即使透过模拟器转译,使用者仍可以流畅使用 Windows 10,解决先前手机处理器效能不足所发生的卡顿情形,预计在 2019年第三季开始出货。
ARM处理器已经可以支援 Windows系统上 64位元的应用程式2018年下半年,,提供开发者撰写 ARM架构上 64位元的应用程式,也就是说,未来 ARM架构 CPU能够在 Windows上运作 64位元的应用程式。
开发者可以使用微软的 ARM64 SDK将应用程式重新编译成 64位元的版本,不久 ARM架构笔电在运作相容性上应该与 x86架构的差异会越缩越小,然而像是 Chrome这种较为複杂的应用程式可能无法直接转译,必须有更多的调整,但 Google已经有计画着手解决这个问题。

2018年10月,根据 的访谈内容, Google已经开始着手重新编译 Chrome的程式码,让 ARM架构的电脑未来都能顺利执行 64位元的 Chrome浏览器,预计将在 2019年下半年发布。如果 x86架构的 Chrome浏览器的相容性问题获得排除,便能解决效能低落与稳定性的问题。
2018年12月,,要打造在 ARM架构上运行的 Firefox浏览器,并针对 Snapdragon系列处理器进行最佳化,但是确切推出的日期还没有确定。
顺利的话,这下子两大浏览器都将支援 ARM架构处理器了,未来 ARM笔电的浏览器体验应该不会出现过去的相容性问题,也就是说,效能及相容性上的问题都获得解决──不管是硬体还是软体,各大厂商都致力开发 ARM架构电脑这一块潜在市场,各大公司都希望 ARM架构笔电可以刺激成长已经趋缓的 PC出货量。
ARM架构笔记型电脑还有机会成为高通 5G通讯应用的第一步:游戏串流「游戏串流」一直是各大游戏商追寻的新型商业模式,使用者不需要配备高性能的硬体配备,也能直接透过云端串流的方式游玩3A级游戏。举例来说,现在市场上已经有 Sony 的 PlayStation Now ,其他像是 Nvidia 的 GeForce Now,甚至是任天堂的 Switch、游戏平台 Steam也都有计划提供游戏串流的服务,最近连云端基础设施最强的
主要原因是云端订阅制能让玩家不受到装置跟电力的限制,直接透过网路游玩,二来是对于游戏开发商来说,游戏是由中央数据中心进行运算,各项游戏都能轻易跨平台,不需要再投入高成本进行各平台游戏开发。
高通最强的优势在于其 5G技术,因为游戏串流需要高速、低延迟的网路,等到 5G技术普及后,即使 ARM处理器效能不足以执行 3A大作游戏,也能透过内建的 5G网路提供足够的网路连线品质,连结到串流服务供应商的伺服器游玩游戏,在 5G商业模式难寻的困境中,游戏串流可能是 5G商业模式的突破口。
中低价位的小体积、低耗能且可连网的ARM笔电,威胁轻薄笔电市场如果要在市面上 Intel笔电中找到「长续航、体积小、可行动连网」的轻薄机型,效能定位于文书使用,价格动辄也要新台币 4万左右;但 ARM笔电就亲民得多,价格预估仅会高于智慧型手机多一点,大概介于 2万至 3万之间,使用者便能拥有一台轻薄、长续航且可以随时上网的行动装置,等待 5G商转或是行动网速充足时,还能透过串流功能游玩 3A游戏大作。
回到现实面, ARM笔电现有的定位是抢占 Intel的文书轻薄笔电市场。至于高阶效能导向的机型,像是电竞、绘图等等的应用,这部分仍会是 Intel的 x86架构笔电为大宗。
在轻薄文书机型的市场中, Intel其实也有反击,举例来说, Intel去年底推出超低功耗、无风扇的 Amber-lake系列,目的在于巩固自家于轻薄文书市场的竞争力,这系列的处理器在 2018年新版的 Macbook Air上被採用,但价格仍然昂贵,而且也不具连网能力。
ARM架构笔电预估在 2019年下半年陆续会有新产品发布,要大量出货到市面上贩售应该会推迟到 2020年。到了那个时间,部分地区应该有 5G网路覆盖, ARM架构笔电届时会搭上 5G商转的话题行销,应该能吸引一部分使用者购买。
如果 ARM架构笔电真的成功,将对 Intel股价造成非常大的伤害,虽然大家都在说 Intel的未来是资料中心业务,但 2018年第三季 Intel资料中心的营收比例仅有34%,个人电脑业务却佔 Intel总营收的54%,2017年总营收 340亿美元,个人电脑仍是 Intel的主要营收来源,随着 ARM笔电的功能改善,高通只需要吃下 10%的市占,就能获得数十亿美元的营收,对于高通 223亿美元的年营收不无小补── Intel的假想敌根本不是 AMD,而是高通的 ARM架构行动处理器。